自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并着力推进两化融合,经过近10年的发展,中国工业企业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,中国IT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。两化融合将单一企业信息化向产业链、产业集群信息化延伸,传统企业逐渐向智慧企业演变。 虹信软件于2015年虹信软件完成SEI业务协同平台微服务架构改造,正式发布SEI6.0。 | 平台总体架构 |
SEI6.0基于业界领先的开源容器云OpenShift, 采用分布式技术方案解决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, 包含 SQL 和 NoSQL 数据存储,实现平台即服务(PaaS)功能。满足软件研发过程中常见的需求,如持续集成和交付、微服务化、数据持久化等,为原生云应用的开发提供全面的功能集合。同时,支持网络定义、高可用、配额控制等运维功能。实现开发、测试和运维等不同的角色在同一个平台上协作,帮助企业推进DevOps,提升生产效率。 |
适用范围 企业:大、中型企业 业务:经营管理类信息系统(采、生、销、财、物、人等) 发展方向 帮助企业应用或产品SaaS化 实现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微服务架构 提高企业应用从研发到生产的效率和速度,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 促进企业DevOps,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| 平台特征 支持多租户的管理平台 企业统一的业务管理平台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发平台 企业云管理平台,贯通从开发到测试,再到上线的全流程 |
平台优势多语言、多框架 接口统一REST风格,基于HTTP(S)协议JSON数据结构,易于沟通和集成 易落地、易扩展 简单、多环境(物理机、虚拟机、Docker)、混合云部署,易于弹性伸缩 松耦合 每个服务可独立运行,关系对等自由组合调用,统一注册管理 前后端分离 前后端模板化、模块化独立发展,通过服务网关隔离 | |
平台价值全过程数据洞察 通过沉淀和分析数据,全面洞察市场变化,以价值驱动创新,提升业务敏捷度,优化经营管理策略 通用能力平台化、共享化 把通用的业务能力、技术能力、数据分析能力,沉淀到平台,实现纵向一体化,加快场景化、个性化应用的创新速度 采用微服务架构 采用去中心化的微服务架构,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扩展性,支撑系统的并发能力 连接产业链资源 对外连接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,对内整合企业管理流程,去掉产业链冗余环节,优化产业链,提高协同效率 | ![]() |
业务中台 通过服务共享来提供可重用性; 通过服务化来达到业务支持的敏捷性; 通过业务拆分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; 通过统一的数据架构来消除数据交互的屏障。 | |
技术中台 动态路由:动态的将请求路由到所需要的后端服务集群。虽然内部是复杂的分布式微服务网状结构,但是外部系统从网关看就像是一个整体服务,网关屏蔽了后端服务的复杂性。 限流和容错:为每种类型的请求分配容量,当请求数量超过阀值时抛掉外部请求,限制流量,保护后台服务不被大流量冲垮;当内部服务出现故障时直接在边界创建一些响应,集中做容错处理,而不是将请求转发到内部集群,保证用户良好的体验。 身份认证和安全性控制:对每个外部请求进行用户认证,拒绝没有通过认证的请求,还能通过访问模式分析,实现反爬虫功能。 监控:网关可以收集有意义的数据和统计,为后台服务优化提供数据支持。 访问日志:网关可以收集访问日志信息,比如访问的是哪个服务?处理过程(出现什么异常)和结果?花费多少时间?通过分析日志内容,对后台系统做进一步优化。 | |
数据中台 技术中台提供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、计算、存储、加工等技术的集合,优化数据模型,沉淀企业业务和数据,降低重复建设,减少烟囱式协作的成本,帮助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 |